文章作者:冠瑞集团 |发布时间:2017-10-12|浏览次数:364
然而,在曲曲折折、反反复复的调控政策与博眼球的报道背后,本轮楼市正在从不可捉摸的疯狂中降温,渐渐走上了一条平稳发展之路。
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日前在《中国金融》杂志上撰文分析了房价持续上涨的结构性、体制性根源。徐忠表示,我国建设用地供应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,与旺盛的住房需求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,这成为推高房价的主要因素。而从财税体制上看,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不匹配,导致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与房价之间的因果关系倒置。
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,需要变堵为疏,调节供应、缓和供需矛盾。
2016年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,要落实人地挂钩政策,根据人口流动情况分配建设用地指标,会议同时提出要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,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,提高住宅用地比例,盘活城市闲置、低效的用地。
与此前的限购、限贷或者抬高购房门槛等手段相比,变堵为疏标志着供需调节作为市场平衡的根本性手段重回政策框架。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城市多为超大、特大城市,正是基于热点城市存在强劲发展空间和人口流入前景、刚需和改善型实际居住需求旺盛等特点,以此稳定预期、引导市场。
房子贵,学区房更贵。众所周知,房价之所以高涨,除了房子本身的品质、区位、环境等与居住挂钩的基本属性外,教育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房价走势。单价逼近40万元“胡同里的天价房”固然有炒作嫌疑,但“老、破、小”的每平方米10万元以上的学区房在北京重点学区里并不罕见。除了教育本身的重要意义之外,“学区房保值且增值”的说法让其成为流动性最强同时也是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交易房源。
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,需要构建更健全的租赁市场,缓解实际住房需求压力。
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一线城市,青年租房十分普遍。真正的难题在于以下几点:一是租赁房源总量不足且房源不稳定:房主可以极少代价(一个月租金甚至一个借口)收回房源,或提价导致租户不得不搬迁;二是市场秩序不规范:黑中介或虚假房源信息泛滥,消费者维权困难;三是配套金融等服务不足:与相对健全的购房贷款相比,租房所能享受到的金融服务十分有限,尽管近两年来租房合同可用于部分提取公积金,但手续繁杂且税金部分往往转嫁为租户的新负担。
<p color:#404040;text-align:justify;background-color:#ffffff;"="" style="margin: 0px; padding: 0px; border: none; color: rgb(0, 0, 0); font-family: "宋体,Arial, Helvetica, sans-serif"; font-size: 18px; text-indent: 2em;">而2017年7月住建部会同国家发改委、国土资源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》,要求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,并提出要坚持市场化方向,鼓励民营的机构化、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,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、经纪机构、物业服务企业设立子公司拓展住房租赁业务。除了保障土地供应外,还推出了金融服务优惠和“放管服”改革。